今年5月,權責清單牽頭部門調整至渭南市委編辦后,渭南市委編辦高度重視,扎實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推進,緊緊圍繞“1、2、3”三篇文章,扎實組織實施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工作。
“1”就是做到“1”個明白,即理清權責清單的概念和內涵。政府權責清單是以部門“三定”規定等有關黨內法規、法律法規、國務院規定等為依據,以清單形式明確政府部門權責事項、設定依據、履責方式、追責情形等內容,以公開、動態調整、考核評估等一系列機制和辦法相配套,推動政府部門依法全面正確有效履職的一項制度安排。按照“兩單一表”模式,遵循權責一致原則,權責清單包含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兩部分,確保一項權力有對應的責任,做到權責相符。權力清單就是把各級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所掌握的各項公共權力進行梳理統計,以清單的形式將其公之于眾,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責任清單就是按照“有權必有責”的原則,對每一項權力事項編制相應的責任事項,明確政府及其部門必須承擔的責任,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
“2”就是明確“2”個范圍,即權責清單事項和實施部門的范圍。按照省委編辦要求,本次我市梳理修訂權責清單,要把直接面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責事項作為重點,同時把其他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與企業生產、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權責事項,如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標準規范等列入清單,列明事項名稱、權力類型、設定依據、履責方式、追責情形等內容,確保權責事項全面、準確、完整。本次權責清單調整共涉及57個部門,其中黨委工作部門6個、政府工作部門34個、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5個、群團2個、中省駐渭單位10個。為了有序推動權責清單報送、審核工作,本次動態調整實行分批審核、分批反饋,確保權責事項無疑義和爭議。
“3”就是突出抓好“3”個關鍵環節。第一梳理環節。事項梳理是權責清單修訂調整的重中之重,在梳理中我們重點把握三個原則。一是職權法定原則。明確要以2016版權責清單事項為底本,對照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2019年以來機構改革職責調整、部門“三定”規定,六個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政策、渭南市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2年版)、上級簡政放權、本級政府對有關行政職權的調整等內容,按照9+X的行政職權分類,對現有行政權力進行梳理。二是權責一致原則。要求各單位根據行政權力的類別性質,落實責任主體、責任事項、追責情形等,不允許搞選擇性清權、變通性清權,回避責任事項。三是便民高效原則。按照科學設置、不斷優化行政職權運行流程的工作思路,通過減少辦事環節,簡化辦事程序,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辦事,不斷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務質量。第二是審核環節。
按照動態調整工作責任分工,市委編辦將會同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組成權責清單審核組,對各部門梳理編制的權責事項清單進行審核,并按程序報審確定市級部門權責清單。為加強權責清單審核工作,審核組將制定審核流程、標準,統一審核口徑,提高審核質量,確保積極穩妥推進。第三是發布環節。各部門權責清單審核通過后,要按照審核內容完整、準確地在平臺上向社會公開,確保公示的清單內容無增項、漏項、缺項,做到部門權責清單公開透明,規范管理,接受社會監督。